close

不記得最後一本以紙和筆所記載的通訊錄,是在什麼時候消失的。

只記得一直到大學時代,我身邊總會帶著一本精美的小冊子,裡頭記滿了從國小、國中到高中時代好朋友們的電話和地址,通常比較要好的幾個同學名字後頭,還會用括弧註明他們的生日,提醒自己記得寫張卡片或撥通電話祝他們生日快樂。其中,總是會有一些朋友常常搬家,小本子上難免塗塗改改地記上新的連絡方式,於是每隔一段時間,我便會買本新的小冊子,仔仔細細地用最工整的字跡,一筆一 筆地謄上更新版的通訊錄。有好多年不曾改變的,每個人總是只有一個地址、一個電話號碼,加上名字和生日,四個欄位總是綽綽有餘。

然後有一天,網路走進校園,大學生不玩BBS的好像成了異類,學校裡人人多了一個 .edu 的電子郵件信箱。幾年之間,很多人家裡裝了第二支電話和數據機撥接上網,中華電信的msXx .hinet.net 的電子郵件地址是很多大學同學們在 .edu 之外的第二個電子郵件信箱。

將近畢業,B.B.Call 彷彿一夜之間普及,第七個欄位的需求應運而生。當報社記者的那兩年,名片上最顯眼的地方印著的不是辦公室電話,而是24小時不關機的B.B.Call 號碼,儘管我跑的是朝九晚五的市政府線而不是社會版,卻遇上當年轟動全台的白曉燕綁架案,在陳進興挾持南非武官拒捕的三更半夜裡,被B.B.Call嚇醒,應小組長要求到離現場最近的陽明醫院待命支援… 從家裡往北投的堤頂大道上,我一路祈求老天不要讓我在醫院裡見到任何血腥的畫面,還好整個事件最後不流血地收場

嗯… 有點離題了…

認清自己不適合也不喜歡記者的工作型態,離開了媒體工作出國進修去,兩年後回到台灣,行動電話彷彿一夜之間普及全島。接下來的幾年,每逢同學朋友聚會,曲終人散之際總是會有人拿出手機說,「某某某,我手機裡沒有輸入你的電話吔!你打給我,我把號碼存下來…」一群人就這麼拿著行動電話互相打來打去,甚至拍張大頭照以備下次「來電顯示」

就這樣,反正也塞不下八、九個欄位的紙本通訊錄,順順當當地被手機裡拇指大的SIM卡取代,也不知道究竟是那一天給弄不見了。

多年累積下來,人人都有兩三個私人信箱,每換一個工作也換一個新的公司email,從早期的ICQ, AOL到現在的MSN和SKYPE線上即時通訊,甚至是網路電話,平均一個人有七、八種連絡方式,親友通訊錄膨脹到要用excel表格來整理,應該是很多人的共同經驗吧?!

只是,連絡的方式變多了,連絡的頻率卻似乎逐年逐月降低。忙,是每個人共同的答案和藉口。但若要說電子化的世界讓人際關係愈漸疏離,我倒是不同意。至少,是線上即時通訊讓我和世界另一端的家人朋友保持連繫,是網路讓我和全球新聞同步,是行動通訊讓我們得以隨時隨地想誰就call誰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後記:
最近因受不了yahoo mail每天超過上千封的垃圾郵件,我決定投入gmail的懷抱。用一封簡單的email 通知在yahoo通訊錄裡散布世界各地的親朋好友,沒想到因此收到許多好久不曾連絡的老友來信問候近況…  幾天來的感觸很多… 改天另外再寫一篇吧!



原文出處: 關於通訊錄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yOhioRi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